19
07
2024
大成集團大合公司氨基酸技改項目小組
大成集團大合公司在農發集團和大成集團的正確領導下,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發展思路,聚焦主責主業,以創新驅動,強基固本、提質增效為導向,以人才建設為支撐,統籌抓好生產經營、技術升級、質量提升、項目建設、產品銷售等多項工作,在攻堅克難中開創發展新局,全體干部職工凝心聚力、擎旗奮進,公司發展形勢持續向好。大合公司氨基酸技改項目小組發酵技術升級項目喜獲農發集團2023年度特殊貢獻一等獎。
一、發酵技術升級,降低成本產生顯著經營效益。大合公司復工復產初期,在發酵技術上對標同行業仍存在一定的差異,為降低生產成本,縮短與同行業的差距,提升企業的競爭力,公司氨基酸技改項目小組積極與行業專家進行溝通交流,制定符合大合公司實際的技術升級改造方案。在發酵技術進行升級改造期間,公司各級負責人駐守現場,車間主任、工藝主管吃住在車間,堅持24小時不離崗,對出現的工藝及設備問題及時調整和解決,經過半個月的調試,各項指標均達到預期標準。發酵技術提升后,與原生產技術對比,每噸賴氨酸成本下降450元。
二、纈氨酸新品亮相,豐富公司的產品種類。復工復產后,大合公司產品單一,缺乏市場競爭力,市場價格波動時抗風險能力差,急需增加盈利點。經農發集團、大成集團謀劃布局,引進纈氨酸生產技術。投入330萬元,將蘇氨酸發酵、成品生產線設備進行檢修和改造。2023年11月,纈氨酸一次性投產成功,邁出了公司產品多元化的關鍵一步。
三、真抓實干,節約成本創實效。纈氨酸生產線改造階段,充分利舊集團資源,在長春園區拆回高壓電纜3000多米,大合公司電儀、工藝人員自行鋪設安裝,不僅為此次改造節省了時間,同時節省了近400萬元的設備、原材料等相關費用。在發酵技術升級后產量增加時,技術人員扎根生產一線,利用現有設備調整控制參數,改變控制思維,使發酵物料合理分配,使流化床產能達到同行業同類設備的高標準產量,耗電成本每噸下降11.5元,全年節約成本約150萬元,實現日產量連續超過500噸的目標。目前,纈氨酸生產工藝不斷優化、設備不斷改進,從發酵到成品的生產系統趨于穩定,為后續投入其他品種奠定了基礎。
站在新起點,邁向新征程,大合公司將以實現企業提質增效的目標為指引,以嶄新的姿態,頑強拼搏的精神,凝心聚力,不畏風雪,共創企業美好明天。
田東林 撰稿
侯成普 攝影